明末清初乔林刻杏核雕蓝采和
微雕源于中国,至今延续有四千五百年的历史。雕刻时不能光凭肉眼,而主要依赖于手指的感觉,所以微雕又称之为“神意雕刻”。它可以分为立体微雕和平面微雕两种。
(一) 纳须弥于芥子的立体微雕
我国的微雕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秦古籍《庄子》、《列子》中都记载有当时艺人能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从事雕刻,使人物须眉了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还说到,东周时期有个卫国的奇巧人曾在国王面前说,自己可以在荆棘的顶端刻一只洗澡的母猴。
立体微雕要求构思奇巧,造型生动,因材施艺,精细布局,所用的材料大多是桃核。杏核、橄榄核和象牙、犀角、沉香之类的材料。因为这些各类材料质地细腻、坚韧,纹理很细,
易于奏刀,是制作立体微雕的理想材料。
立体微雕发展到明代,进入了全盛时期。明代人称之为“鬼工技”。明宣德年间(1426-1435)有艺人夏白眼擅长此技,史称夏白眼所刻之物,若乌橄榄核上雕有十六娃娃,状米半粒,眉目喜怒悉俱。到了明代中期,文人周晖在《续金陵琐事》中有记载:“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皆俱。两人对酌于中,壶满半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至明代晚期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更是喜爱立体微雕。他还亲自操刀雕刻,他所创作的立体过果核雕“五鬼闹判”形象生动,造型优美,历来被鉴赏家评为上乘之作。民间更有常熟核雕艺人王叔远,在天启二年创作桃核雕刻“苏东坡泛舟赤壁”,被明代作家魏学伊叹为“灵怪之技”。舟长约3厘米高约0.5厘米,中间为舱,刻上五人物:苏东坡、黄鲁直、佛印和尚、艄公和舟子;7种器物;船篷、船浆、茶炉、茶壶、画卷、念珠、葵扇;还有八扇小窗,舱的左右各四扇;三十四个“细弱蛇足”小字:“对联”十六字,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题名”十四字,即“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篆印文字四个,即“初平山人”。如此众多的人物、器物、文字全部容纳于一枚“不寸之质”的桃核之上,可真谓纳须弥于芥子矣!并且该核雕还以传神的刀法把五个不同性格的人物情态刻画的惟妙惟肖,各具灵性与特色。如苏东坡“左手扶鲁直背”,黄鲁直“如有所悟”,佛印和尚“娇首昂视”,艄公“若啸呼状”,舟子“若听茶声然”,绘声绘色。
还有,被明代人称之为“鬼工人”的果核雕刻人物立体微雕。(见图)它是一颗明末清初江苏如皋人乔林的杏核雕蓝采和(八仙人物之一)。该杏核椭圆形,稍扁,栗壳色,光亮璀璨,四百年至今,表皮俨然罩上了一层厚厚的包浆。其长2.2里面,宽1.8里面,厚0.5厘米。果核的雕刻须知:核有心,心为白色的油脂状物,雕刻时须全部勾出,否则易蛀,易霉,易败。核的表皮还有槽痕,深入雕刻时内部还有空隙。这些果核材料上的特征雨弊端亦取借势避虚就实,在整体的构图上扬长避短。
该颗杏核的雕刻生动、细腻,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加强对人物神态的刻画。其头部占整个人体比例的近三分之一,人物做正面相,刻画生动,眼、鼻、嘴显得十分清晰,其头部微微上仰,有发鬓,其刀法圆润,简洁硬朗有力,身着短袄衣裤,丝带束腰,双手捧花,足踏祥云。从其发冠装束、刀法、形态推测,当是八仙人物中的蓝采和。
该杏核雕蓝采和的右侧腰部下有一空洞,有衣遮掩,很是隐蔽,此乃是作者用细长的小刀深入核内钩出油脂状核肉的地方,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佩服乔林的良苦用心了。
蓝采和背后左侧的裤腿处刻有一方阳文小章约2毫米见方,以小篆出之,为“乔林”二子,字形秀丽停匀,布置得体,清晰可辨,可见作者必然深谙篆法之三昧。乔林,清初如皋人,字翰园,号西墅,晚号墨庄。山水不拘家法,有苍润罨霭之趣,工吟咏,善篆隶,得秦汉遗意,至镌刻晶玉、瓷、牙、铜铁、石图章各臻奇妙,而手制竹根章尤精雅绝伦。(墨香居画识》、《广印人传》)
乔林多才多艺,书画雕刻各臻奇妙,这与当时江苏如皋的地理人文环境有极大的关系。众所周知,明末清初的著名才子冒襄,如皋人,至今遗址“水绘园”还名闻江东。如皋当时还是印章篆刻如皋派的发祥地。乔林居其间,艺术熏陶磨练,身受影响,因此从实物到文学资料的考证都说明了乔林的艺术造诣及其特定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