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会员

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珍稀奇名家大讲堂

简介
藏品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简介
简介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
    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马说陶瓷》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2008年,马未都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
 

 
主要著作
 
小说集《今夜月儿圆》,1992年出版的《马说陶瓷》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
 
接着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的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在《收藏家》、《文物报》上发表。参与编写《中国鼻烟壶珍赏》。
 
2002年出版《中国古代门窗》,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
 
目前他又致力于关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研究和整理。
 
2008年出版【百家讲坛系列】
 
《马未都说收藏》共五本,分别为《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
 
《马未都说》系列三本。分别为《马未都说 枕上篇》《马未都说 车上篇》《马未都说 厕上篇》都已出齐。
 
2011年出版系列图书《醉文明》系列现已完成两本。
 
2011年出版新书《瓷之色》
 
个人经历
 
马未都,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铣工。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1981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小说发表后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
 
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1992年至今出版多部有关收藏的著作。
 
1996年10月,在马未都的奔走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获准成立了。
 
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1999年为配合世界建筑大会,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同建筑报合作,举办了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精美的展品和独特的展览设计给20万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瑞环主席在开幕时也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0年伊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内南小街,依然沿袭过去的展览方式和风格,力求将更好的展览展现给大家。2002年,马未都创办了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
 
2003年10月,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受到各界好评,当地的欧洲时报并以大幅文章报导展出盛况。
 
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2005年,创办观复博物馆厦门馆。
 
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
 
2010年6月9日,成立观复基金会。
观复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1996年10月30日获政府批准成立,并于1997年1月18日正式开馆,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

2004年实行理事会制。

本馆设有: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影像馆、门窗馆和多功能厅。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及讲座,开展鉴定和咨询业务。展览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观复博物馆在浙江杭州、福建厦门设有地方馆。

观复博物馆为公益性独立法人,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

“观复”由来

“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回归根本称作静,就是所谓的回归其本来自性。

“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观复”博物馆由此得名。

“观复”事记

1996年10月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

1997年1月18日位于北京宣武区琉璃厂西街53号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展出面积400平米。

2001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北京朝阳区南小街竹竿胡同华智大厦,展出面积400平米。

2002年1月18日位于杭州河坊街胡庆余堂旁边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杭州馆正式开馆。

2004年6月18日揭晓的“首届中国收藏年度排行榜”中,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入选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

2004年8月北京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搬迁至位于朝阳区金盏乡金盏南路18号的新馆。

2004年北京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改为理事会制,目前有理事15人。

2005年10月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厦门馆开馆。

2007年8月为适应博物馆的发展和展出内容的多样性,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更名为——观复博物馆

2009年9月17日—2010年3月16日国庆六十周年--观复博物馆奉献特别展览

◇ 座上宾 —— 中国古代坐具展

◇ 百盒 千合 万和 —— 中国古代盒具展

展览地点:观复博物馆

策划、展品提供:观复博物馆

展期:2009年9月17日——2010年3月16日

2010年6月9日,观复基金会成立仪式在银泰中心举行了盛大庆典。本次庆典由观复博物馆主办。

早期“观复”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最早坐落在北京古老的文化街琉璃厂,展出面积约400平方米,陈列以明清传世文物为主;除长年展出的古家具之外,还定期地策划组织专题展览,并举办文化交流讲座等活动。馆内的布置温馨而典雅,客厅、书房、卧室、茶室的布置,打破了人们成见里的冷冰冰的博物馆形象。整个馆内只有十多个玻璃展室,不断地更换着新的展览。

2000年伊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内南小街,依然沿袭过去的展览方式和风格,力求将更好的展览展现给大家。馆内长年陈列中国古代传世精品文物,定期策划组织专题展览,举办文化交流讲座活动。

现在“观复”


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总占地8亩,展览区及会员活动区2,800平方米;设有家具馆、陶瓷馆、门窗馆、摄影馆、油画馆、工艺馆和多功能馆七个展馆。实行会员制。

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马未都的心愿是使观复博物馆尽快社会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运营的机制,并最终完整地留给社会。做到这点不能只靠个人的力量,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来完成。2007年,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100名理事将一起为这项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观复博物馆为公益性独立法人,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

观复博物馆至今已举办了明末清初青花瓷器展、中国古代文房用具展、明清箱匣展、宋辽金元古瓷展、观复小品展、海上怀旧展、食之美器——康雍乾青花瓷盘展、锤錾工巧——中国古代金属工艺展、中国古代门窗展、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等十多个展览。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成立填补了建国以来私立博物馆的空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各地方台、香港卫视凤凰台、日本NHK、中国日报、人民政协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北京晚报、中国文物报、香港大公报等百余家媒体给予报道,声援他的文化事业。

年近花甲,马未都却依然精力充沛,与互联网自制首度碰撞出的火花——首个互联网脱口秀《都嘟》于2014年11月19日亮相优酷、土豆。

《都嘟》由优酷土豆电影中心倾力打造,每期节目中,马未都以其独一无二的“马氏”语言方式将文化、历史、热点事件等与电影充分结合解读,并不断展开盘点和趣谈,逗趣搞笑又不失智慧深度。

马未都表示,自己并无奢求,只愿《都嘟》能成为观众生活中的万金油,不求治本,只求一个“爽”字。

“天上一脚,地下一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说道理,不求真相”,马未都首个互联网脱口秀《都嘟》,在深度、幽默的解读之下,剥落出鲜活的真实。每周三、六在优酷、土豆,观众也将在浮躁的信息大潮中,聆听到有态度的声音,细细品味文化的魅力。


收藏家档案
名称: 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珍稀奇名家大讲堂 会员类型: 其他 其他机构
所 在 地: 北京
注册资本: 未填写 注册年份: 2012
资料认证:        收藏家资料通过认证
收藏类型: 其他机构
喜好收藏: 作家
收藏类型:
古钱纸币 / 历代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