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昇,1961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1978年毕业于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学艺,期间曾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的指导。因出色的琢玉成绩,取得雕刻界权威人士的一致认可,1984年获得提前晋级的殊荣。之后在对中华传统玉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潜心研究西方雕刻史,吸取了西方雕塑大师人物作品的精华,赋予中国传统人物雕刻更深的内涵。1993年至今在上海成立了"德升琢玉工作室"。2003年,成立戴家祥德升玉雕艺术工作室,中国雕刻第一人。
玉雕历程
1978年,吴德昇从上海玉石雕刻工业中学毕业,被选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作。在那个年代雕刻厂内资深前辈人才济济,而吴德升所在的人物车间,正是厂里技术水平最拔尖,同学间的互动与良性学习竞争最活跃的。因而,对各种刻工、雕法、技术,以及对不同材料的运用,都给他提供了相当好的历练机会。
"那个时候要进入玉雕厂,还必须先看你美术方面的课业成绩。从事雕刻这行,绘画基础很重要。我原本就喜欢画画,对美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在进厂之后,我开始学习素描、西画、国画等绘画专业知识。至今令我深感荣幸的是,我当时在国画家、我们玉雕界很有声望的老前辈萧海春门下学过画!"为人忠厚诚恳,一脸正气,喜欢穿唐装,留着干净的利索的光头,蓄着智慧的、修长的下胡须的吴德昇在回忆起初入玉雕厂的情景时,脸上不经意的流露出对萧海春先生的感激之情。
代表作品--裸女
代表作品--十八罗汉
不知哪位名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最可贵的,是要有进取之心。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善于从无知中寻求有知。"胜利永远属于那些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向前走的人。吴德升在雕刻厂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刻苦学艺过程之后,他要改变现状的想法日益强烈。那年他已经20多岁,他想上大学,但由于当时考大学的人多,想进艺术学院的人也多,命运让他与大学失之交臂。
"考不上大学,难道一直在玉雕厂做下去?"他失望过,沮丧过,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内心的躁动不安,以及寻求创作构思突破的欲求也日胜一日。"在玉雕厂待了这么长一段时间,该学的也都学到了,国营厂里限制框架太多,我还是找我喜欢的去做吧。"终于,吴德昇下定决心离开玉雕厂,出来自立门户。在当时他算是最早离开玉雕厂的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常看到吴德升先生精雕细琢的其中一幅玉女作品时,便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徐志摩写给日本女郎的《沙扬娜拉》一诗。吴大师的作品中,少女的腼腆娇羞之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以至于让每一位看到她的人,都能感受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仿佛吸进了水莲花的香气,清新而陶醉。你看吴大师笔下的青春玉女,此刻她正含苞微绽,屈膝而蹲,垂眉颔首。齐肩的秀发在胸前掬成了一缕。凝脂般的肤色,挺翘的臀部,浑圆的乳房,纤柔的腰,一切被勾勒得如此典雅动人,柔美多姿,令人赞叹不已,心碎神迷。
虽然离开了玉雕厂,获得了创作的自由,挣脱了框架的束缚,但他并不讳言的表示,离开玉雕厂后,他不得不为生活奔波,有几年总是在云南边境的瑞丽和上海之间往返,非常辛苦。当时,他雕刻的作品材料基本都是以翡翠为主。
早前年,质量好的不多,他觉得还可以表现作品的创作品质,后来,翡翠的产量逐渐减少,品质也不同以往,所有就比较少刻了,一改过去那种见料就刻的习惯,而是大量运用俏色巧雕的设计来弥补材料的缺憾。1989年至1992年,吴德昇应邀赴深圳创作大型山子雕"洞天福地",他就运用俏色巧雕,使作品大气磅礴、高迈其古,获得了1992香港玉雕精品博览会特别荣誉奖。这些实作的经验让他掌控材料特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对于玉材的透析与分色能力,往往使他设计出令人惊异的作品,也因为翡翠题材受到中国传统题材束缚较少,他很早就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路线。
8年之后,吴德昇不再去云南,回到上海开始潜心从事玉雕创作。也就是在那时候,他开始他开始意识到,白玉雕刻表现的艺术性比较强,作品不但受到收藏家肯定,更广受业内认可。从此,他真正从翡翠雕刻转到了白玉雕刻。
当问及雕刻翡翠和白玉有什么特别不同而需要注意的地方时。他颇有见解地说:"只要是好的材料,艺术眼光和美学观念都是一样的,雕刻的手法也一样,只除了在雕刻的细节上,会根据质地硬度的经验去施刀,这个可以不用特别强调,好像手感一样,材料在手,自然而然就知轻重,但我觉得不管是白玉也好,翡翠也好艺术的表现是殊途同归的。"
作品赏析
诗情玉意,梦笔生花。
一个雕刻艺术家在意识到自己的艺术创作是通过技巧的手段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时,总是不愿意重复别人,也不愿意重复自己。从吴大师 所雕刻的《裸体闲女》中不难看出,他就是一个勇于探索、不断求变的玉雕艺术大师:一位妙龄女郎,如出水芙蓉,披散着秀发,赤裸玉体,盘腿闲坐在高脚椅上,低头回眸一笑。那略显夸张、丰润挺拔的玉乳,那超比例圆厚肥挺的美臀,那纤细柔美的腰肢,一览无遗的象世人展示出,女性妩媚的灵动之美。此作正是吴大师特有的写真与夸张并存,高贵与典雅相携的玉雕艺术风格的亮点呈现。
在谈及玉雕创作的心得时,吴大师用生动的比喻阐明了玉雕创作要切入人的灵魂的观点:"自古以来,琢玉人的创作就在像在做梦。多少佳作,就像一首首无声的诗,一个个神秘的梦。只有把艺术的创作与生命结合在一起,琢玉技艺才会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另一件玉雕作品--《生机勃勃》:那是一座压压的高不可攀的山,而两只小小的蜗牛,居然已经爬上了山顶,且在山顶"安营扎寨"。蜗牛小小的身体却有着大大的梦想,因着执著的信念,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沉稳、踏实、缓慢但却有力的朝前走着,向着目标一步步前进,终于到达了终点。当蜗牛那细小的软廓清晰的呈现在眼前,我尽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感动,觉得梦想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在那不远的终点等着你。从这件写实与夸张的并存的作品里,有人看到了生命的轨迹,有人看到了艺术的艰辛,当然,还有人看到了如何让艺术与生命相结合,发挥出生命的能量,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艺术风格
吴德昇的作品题材各式各样,尤以人物和立体件见长。他以中华传统玉雕的雕刻作品浓厚基础,进一步潜心研究西方雕塑史,吸取写宝雕刻大师米开朗基罗与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等人物作品精华,赋予中国传统人物雕刻不同的深刻内涵。他的作品灵活剔透,人物的比例虽然较为夸张,但很生动,很有感觉,结构非常准确,层次分明,生动的形象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即使是细部的手指、动作都让人没得挑剔。在创作的思维上,即使采用传统的题材,却仍能创作出令人感受强烈的作品,极为写真,表现却很抢眼,有别于一般的中国传统的意象风格。因其琢玉成绩出色,渐渐取得了雕刻界权威人士的一致认可,还被尊为"上海四大天王"之一。 1981年,吴德升的首件白玉料获奖作品《姜太公钓鱼》获得了国家文化部艺术类百花奖,并被誉为"作品沉稳、工艺精湛、古朴灵动"。一件玉雕作品,能够达到"工艺精湛"的赞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高超的刀工、技巧,当然还包括对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的熟练程度。在这点上,吴德昇强调:"不要老钻中国传统的做法,由于早期的雕刻工具较为落后,我们可以多引进现代的,参考国外好的东西补强。比如国外的金属雕刻线条流畅、立体空间感强,让人觉得很活,而中国的就给人感觉比较平面。我不否认中国的玉雕很好,但应该可以再发展的。"由于对工具的运用能力极强,还有对玉材韧性的信任,吴德昇在治玉时,能够充分运用工具,熟练地发挥各种技巧,同样的工具,他可以做出和别人不同的手法,将作品中的需要表现玉质细腻质感的地方也挥洒得 淋漓尽致。
主要经历
1978年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
1993年成立吴德昇玉雕艺术工作室
2004年被评为中国玉石雕刻艺术大师
2006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6年被中国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聘为"天工奖"评委
2008年被聘为中国工艺美术品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城工艺品有限公司工艺美术品,玉雕珠宝首饰首席艺术大总监
2008年1月被聘为上海第三届玉器节专家评委
2008年4月被聘为苏州市首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专家评委
2008年7月被浙江省珠宝首饰行业协会聘为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专家组专家评委
2010年当选为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
2010年被聘为中艺(香港)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2010年被聘为上海老凤祥玉雕象牙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2010年被聘为中国宝玉石协会常务理事
代表作品
1、2006年,获北京工美首届中国和田玉"玉鼎杯"金奖。
2、2007年,获得世界雕刻艺术作品大赛金奖。
3、2007年,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
4、2008年,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
5、2008年,白玉籽料作品《李白醉酒》获得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天工艺苑百花杯"金奖。
6、2008年,白玉作品《春韵》、《贵妃》获得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7、2009年,白玉作品《裸女摆件》获得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主要成就
1984~1988年赴云南昆明、瑞丽等地专攻翡翠巧色雕刻,很多作品得到了收藏家认可。其间的雕刻代表作品为白玉《姜太公钓鱼》,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类百花奖; 1989~1992年应邀赴深圳创作大型山子雕《洞天福地》,作品寓意浑刻,工艺精湛。
1992每3月《洞天福地》参加了第二届香港深圳精品博览会并获得了特别荣誉奖;中国宝玉石界权威刊物《中国宝玉石》等杂志曾多次刊载。
2004年被评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