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鉴藏知识 » 正文

青白瓷鉴别需注意四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14  来源:网站
 
 
       宋代以景德镇为代表创烧的一种瓷器。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由宋迄元,青白瓷盛烧不衰,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主要有江西浮梁景德镇窑、南丰白舍窑、吉安永和窑,湖北江夏的湖泗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同安窑、南安窑等。
 
       北宋中期烧造技术成熟,南宋中期之后走向衰落,在元代仍继续烧造。新中国成立后,已发现的宋代烧瓷遗址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杨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窑等,以景德镇市东南的湖田窑遗址规模最大、产品丰富、质量精美,最具代表性。北宋早中期采用垫饼装烧法烧窑,器皿的圈足内多有褐红色圆饼或圆圈痕迹。北宋后期,吸取了北方覆烧工艺,出现“芒口”器物。产品器类丰富,有钵、碗、盘、杯、碟、盏、盏托、注、注碗、执壶、瓶、罐、盖瓶、洗、炉、枕,以及盛放香料、化妆品的盒等,式样繁多。
 
       景德镇窑装饰多为刻划花和印花,兼有镂雕、贴塑。刻、划、印花装饰接近定窑风格,但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定窑刻、划花以细腻飘逸见长,景德镇窑刻、划花则显流动简练。器物上的奔跃孩童、飘逸的花草、翻滚的波浪,清新而活泼。景德镇窑产品以民间生活日用品为主, 饮食具、酒具最多见。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胎薄坚致,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闪白,白中泛青,釉质清澈如水,莹润如玉,人称“影青”。青白釉色,在薄胎器皿的形体上,显得温润隽秀。装饰题材多花卉、水波、荷莲,还有婴戏、芦雁、小鸟啄果、莲塘游鱼以及人物故事等。
 
       宋代景德镇瓷器的收藏,主要侧重于宋代的青白瓷(又名影青瓷),北宋早期景德镇瓷有唐代遗风,胎质略显粗疏、器型丰富而装饰简朴,多见半刀泥刻划纹饰;南宋多镂雕、贴塑器物,景德镇器物鲜见仿青铜器造型,但胎质更为精细,釉色更为剔透,造型更为精致。市场常见完整器物多为小型碗、罐、盘、钵等,壶、瓶类完整器较少,原因是器物复杂出土前不易保存完好,宋瓷商人多在瓶颈、壶注、把手处加接,有以原物加接,有以其他同类器物附件加接,往往达到以技乱真效果。收藏者多难以辨识。
 
       青白瓷的鉴别
 
       一、看表釉: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画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二、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
 
       三、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三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四、看器型:青白瓷的器型十分丰富,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演变规律与特征。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