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山西发现似万年岩画的神秘天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9  来源:山西晚报

      在山西省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南侧山腰,一大片裸露的青石表面上,勾画纵横,犹如古朴深奥的甲骨、铭文;色泽或浓或淡,好似写意水墨丹青。青石上的这些奇妙的符号,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史前遗留的岩画?
  孤堆底村位于山西阳城县河北镇,与县城相距15公里,是一座只有183户413口人的小村。孤山位于孤堆底村村南,属“汤王祷雨”地析城山的余脉,而“天书”就在孤山的山腰上。
  登上孤山,晋城市太行书画研究院秘书长周龙回忆起了自己发现“天书”的经过。去年10月,他慕名来到孤堆底村,行至“回音谷”的盘山小径时,突然发现眼前多处大青石块上栩栩如生的图案。
  顺着山上的步道而上,30分钟过后,在周龙的指点下,来到发现“天书”的地方——回音谷。在一处绿色环绕之处,一大片灰白色青石板,上面纵横交错着让人眼花缭乱的纹路、图案。在周龙眼里,青石上不规则的飞动线条,与古典的书画艺术惊人相似。“像不像寒梅绽放?如灵猴献果,还有枯松倒挂……”顺着周龙的手指发现,刚才还觉凌乱的纹路、图案,好像变得清晰起来。
岩石上的“天书”
                                 岩石上的“天书”

青石上的奇怪符号
                                    青石上的奇怪符号
  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古人的信手涂鸦?出于职业的本能,这些奇异的符号“作品”,引起周龙的研究兴趣。然而,据孤堆底村民说,这些图案古已有之,本地人称之为“天书”。
  就是这些“天书”,引起了周龙及太行书画研究院几位书画家的潜心研究,大家还根据“天书”所呈现的各类线条,创作了数十幅作品。“这些线条不仅含有刚、强、健的性质,而且点画之间,亦有长短、粗细、肥瘦、方圆、枯润、疏密、开合之分。”周龙说。正是因为与书法、美学及自然规律的高度统一,周龙对自己发现的“天书”钟爱有加,认为是极尽自然造化之妙的神品。
  在山西析城山的余脉孤山发现“天书”,此讯一经传出,就引起晋城当地专家学者们的兴趣。这是一次神奇而美丽的发现,对研究析城山古文化以及推动孤堆底旅游开发,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周龙介绍,5月24日,太行书画研究院举办析城山(孤堆底)“天书”与书画创作研讨会,来自山西省、晋城市的文史、考古、书画等方面的20余位专家、学者,对析城山“天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山西省博物馆文史研究中心主任安瑞军表示,析城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专家从地理位置、文献记载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论证,“天书”的发现,对于析城山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有专家推断此“天书”可能是史前岩画,或与陵川参院村发现的万年前岩画同类。持上述观点的是晋城市博物馆馆长助理安建峰。他进一步推测认为,析城山“天书”很有可能是晋城发现的又一处史前岩画。“岩画是远古人类生活和思想的直接反映,也是人类最原始的艺术作品。”安建峰说,2009年,在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参院村就曾发现一处距今万年以上的岩画,“而析城山‘天书’无论在地理位置,还是其构图线条上看,都与参院岩画有相似之处。”
  当天,专家学者们还纷纷从书画、美学、地质、文化等方面对析城山“天书”进行了解读。旅游专家们也建议,应加以开发、利用,为孤堆底增加新亮点,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
  “对于析城山‘天书’的定位,无论是考古发现、地质发现还是文化发现,总而言之是一个美丽的发现。”晋城一位资深媒体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析城山“天书”的神秘性和神圣感,决定了它将会成为一个长久的话题。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原晋城市委宣传部部长赵魁元接受采访时表示,要从地理位置上去探讨析城山和孤堆底独一无二的优越处境;从历史遗存上去发现孤堆底无可比拟的宝贵资源;从文化意义上去挖掘孤堆底蕴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从美学高度上去审视孤堆底奥妙无穷的审美特质。
  晋城当地学者解码“天书”的相关工作已经展开。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