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和伤害,似乎已成行为艺术的一条基本思路。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就以《节奏》、《解脱》、《托马斯之唇》等一系列暴虐自残的行为艺术震惊当世。行为艺术家运用身体理所当然,因他们认为,在画布上画人体,不如直接用人体进行表达更为深刻。行为艺术在中国发端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来,除了外部环境依然有诸多桎梏,不适于行为艺术的认知和传播之外,行为艺术本身也没有长足的进展。近日在北京现在画廊展出的《周洁:36天》,让批评界的目光再度焦聚到行为之上。策展人杭春晓称,《周洁:36天》并不是行为作品,公众的误读是作品预设的效果。难道真如昆德拉所写——— 庆祝无意义?
被娱乐化:裸体、生理周期
正如周洁本人意识到的那样,熟悉当代艺术的人并不会对裸体感到大惊小怪,而只会问一个问题:“裸睡,是否必要?”据艺术家自称,开幕当天的裸睡并没有事先计划,“加上自己生活中也是裸睡”,因此只是呈现出一个自然的状态。看来,周洁的裸睡带有“一时冲动”的成分,而在网络上引起的热议,则出乎意料。
事实上,裸与不裸,并不是一个问题。如果裸体构成了作品的主要部分,如果它能增益知识、挑衅界限、引发反思、触动心灵、创造美,这样的裸是有效的。反之,则有无聊和哗众之嫌。
同样是裸,周洁的裸,与阿布拉维奇在《节奏》或《托马斯之唇》里的裸,或者如马六明在《芬·马六明的午餐》里的裸,有何不同?阿布拉维奇的裸,是为了让身体直观地成为“实验材料”,通过伤害挑战肉体的极限。马六明的裸则是要在一种“雌雄同体”的假象里考量性别与身份的界限,体现生命与生活的百无聊赖。
艺术可以随心所欲,但随心所欲未必就是艺术。周洁的裸带有随心所欲的态度,似乎是“为裸而裸”,没有暗示,没有目的,不介意将自己暴露在观者的目光之下,却在坊间引发“蝴蝶效应”,让一则艺术新闻变成了娱乐新闻。
几天之后,网络上已密布“女艺术家全程无马赛克裸照高清组图”之类的标题,不少观众对女孩的生理周期表示关切。周洁也顺水推舟,在一个访谈里说,整个实施的过程里,最困难的将是“例假来的那几天”。周洁说自己意在模糊艺术、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可惜边界不但未有打破,还在试图与生活混融一体的尝试里,让艺术沦为被生活调侃和讥诮的素材。
主题相似:并不是当代艺术的新鲜命题
然而,“裸睡”并不是这件行为作品的“原罪”,顶多暴露了当代的年轻艺术家某种晦涩但焦躁不安的心态。这件作品的“原罪”在于,和许多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一样,它和同一领域的前辈作品“太像了”。
当代艺术有趣的一点在于,要解读它必须解读许多同类艺术,而通过它又似乎能窥见某段艺术史。
从《36天》我们能看到什么?翠西·艾敏暴露私生活的装置《我的床》,这张充满私生活垃圾的床在泰特美术馆展出时引发争议。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海景房》:2002年,阿布拉莫维奇曾在纽约的一个展厅内搭起一个完全对观众敞开的空间,在12天的时间里,阿布拉莫维奇就在这个空间里喝水、上厕所、洗澡、睡觉,简单地活着,做活着必须做的事。
华裔美籍艺术家谢德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两件行为作品《笼子》和《打卡》。在前一个作品里,艺术家将自己关在笼子里一年,不阅读,不写作,不交谈,不听广播,不看电视。在后一个作品里,艺术家每小时打一次卡,持续一年。
所有这些,都成为《36天》的前提和语境,当我们看着《36天》时,也看到了诸位前辈艺术家影影绰绰的身影。周洁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却并不明晰。此外,还有行为艺术里一以贯之的自残基调。既然不能像阿布拉莫维奇那样用刀割,用冰冻,用鞭打,不能像谢德庆那样一年不睡,不能像张洹那样坐在厕所里浑身涂蜜引苍蝇咬,那至少也用铁丝扎扎自己吧!
此外还有什么?周洁是中央美院雕塑系的毕业生,也许,现场那些未完成的,用铁丝制作的毛绒玩具,才是唯一没有被大师的阴影笼罩,而最具有原创性,具有清新、残酷的个人特征与时代趣味的部分。虽然,材料在视觉上的柔软和实质上的尖锐,同一件作品在观感上的二律背反,并不是当代艺术里新鲜的命题。
当代艺术:应超越“震惊”和“刺激”的阶段
《36天》启幕后,批评界也不乏鼓励的声音,认为这位年轻的女艺术家有勇气挑战世俗偏见,把一些非艺术的东西带入当代艺术。
至于前辈艺术家的影响,一方面,旁观者很难确认形式上的相似是否真有其内在脉络根源,另一方面,没有一位艺术家,无论是年轻艺术家还是风格成熟的艺术家,能够撇脱艺术史或传统带来的影响,能够回避与前辈大师的竞争,也没有一位艺术家可以在真空里创作。
周洁毕竟是一位80后的年轻艺术家,在此之前她做过一些陶瓷雕塑,无论在媒材还是在语言上,她的艺术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也许她现在的面目尚不清晰,但希望她在日后的创作里真正做到自由和沉潜。
近十年来,阿布拉莫维奇的艺术愈来愈简约,愈做愈安静,却更深入存在。中国的行为(或当代)艺术也早就应超越“震惊”和“刺激”的阶段,与其不断责怪公众缺乏审美素养,不如贯彻杜尚、博伊斯的精神,主动寻找与公众沟通和契合的方式。因为,人人皆可以是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