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鉴藏知识 » 正文

春秋时期高大上的沐浴盛水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9

春秋时期,青铜器已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古代“国之大事,在祀和戎”,因此青铜器对于奴隶主贵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在当时,贵族世家对于青铜器的使用十分讲究,酒器、食器、水器等各有不同,多达近百种。就拿盥洗用的水器来说,就可分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种,这其中又包括盘、匜、鉴、汲壶、浴缶等,可谓五花八门。

青铜水器中的浴缶与先秦沐浴礼仪息息相关。先秦人祭神拜祖、宴前饭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洗盥之礼,这浴缶就是盛装盥洗之水的,是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的“奢侈品”。1991年,在庐江县郭河镇三塘村轮窑厂,工人们取土时,曾挖出三个“宝贝”,其中一个名为“春秋青铜双耳缶”的国家一级文物,据专家推测,很可能就是当年权贵使用的浴缶。

缶有浴缶和尊缶之分

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2008名乐手击缶而歌,奏响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序曲。开幕式上,“缶阵”中,乐手们手持乐器的原型便是国宝级文物“曾侯乙铜鉴缶”。曾侯乙铜鉴缶是个组合器,由青铜尊缶和青铜鉴组成。鉴内置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放入冰块,冬天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古代的人们便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

浴缶与尊缶虽然同为缶,但细论用途,却大不相同,前者是水器,后者则是“酒坛子”。“从形制上看,两者很好区分,浴缶是短颈子,圆肚子,属于矮胖型,而尊缶则是高瘦型。”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路文举介绍。

浴缶也称盥缶,从至今出土的浴缶来看,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圆体平底双耳式,一种是圆体圈足链耳式,还有一种则是甕(同“瓮”音)形三足式。“前两种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而第三种形式则是战国早期的青铜器。庐江出土的这个春秋青铜双耳缶从形制上看,非常符合第一种的标准。”路文举解释道。

看似普通却是“高大上”

如果说同时出土的另外两件文物——春秋变形夔纹匜和春秋牺鼎造型奇特、地域审美色彩浓郁,那么这个春秋青铜双耳缶则可以用“朴实无华”来形容。

记者看到,这个重见天日已有20多年的“春秋青铜双耳缶”和现代家庭腌菜的坛子十分相似,素面、广肩、胖腹、有盖,整体丰圆。不同的是,缶身两侧各长了一个袖珍的“耳朵”,盖子上还有个圈形抓手。虽然出土时,盖子碎成了两半,但专家已经将其修复到一起。

路文举说,乍看上去,这缶好像很普通,但其实在当时只有王侯贵族才能使用,非常名贵,类似于现代的奢侈品。从美学角度来看,春秋青铜双耳缶体现了一种简朴端庄的美,这种美延续了西周青铜器朴素端庄、简洁有力的风格,给人宁静、平和之感。“与其他不少青铜器相比,全国范围内,出土的青铜缶不算多,所以在庐江县出土的这个保存较为完好、胎体厚重的春秋青铜双耳缶实属难得。”

春秋时沐浴非常讲究

在现代人看来,洗澡可以说是稀松平常,但对于古人,尤其是先秦时的人来说,“洗澡”是件非常庄重的事,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洗澡”被称作“沐浴”。到了西周时期,沐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隆重的仪式,叫做“沐浴之礼”。

“在当时,沐浴不像现在只是一种清洁身体、滋润养生的行为,而是规规矩矩的礼制。在祭祀祖先、婚嫁迎娶、参加宴席等重要的事发生前,贵族男女都要沐浴,以表示内心洁净、态度虔诚。”路文举说。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已开始使用专门的用具来洗澡,即用鼎烧水加温,用浴缶装水,用鉴沐浴。

既然缶是水器或酒器,在不少古代文献中,又怎么会有“击缶而歌”的说法呢?难道缶也可以作为乐器?路文举解释说:“因为在当时,人们参加盛大的宴席时,喝酒喝到开心时,往往会一边敲打身边盛酒的尊缶,一边放声歌唱。”古代文献中对此也有记载。秦朝的政治家李斯曾在《谏逐客令》中写“击瓮叩缶,弹筝博髀”一句,说的就是秦国饮宴时,贵族士大夫们在喝到兴起时,敲打尊缶、拍大腿来打拍子而歌。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