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粹双展的海报
据说,这个珍藏展是埃斯卡纳齐自2003年以来早期展品种类最为丰富的一次。不少珍藏品的传承经历很不一般,历经多位收藏大家之手,像罗振玉、Bernard Berenson、Adolphe Stoclet、Cunliffe爵士,也有思源堂和卡塔尔王族的收藏等……不仅如此,许多藏品还在诸多重要博物馆展出,像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巴黎的橘园美术馆、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及威尼斯总督宫等。
还是来说说这些展品吧。最核心的非一组古代青铜器莫属。提及青铜器,不仅是各时期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也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宝藏中的重器。展览中,一件西周早期、内部刻七字铭文的高古青铜酒器最引人瞩目。此件艺术品曾于闻名艺术史的1954年威尼斯总督宫中国艺术展中被展出,为西周礼器的一件上乘之作,最初用于祭祀仪式,和其他形制的礼器被一起安置于祭坛上。
这件重器传承有序,据文献记载曾属于晚清高官、大藏家潘祖荫的藏品。其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一件知名铜尊形制完全相同,仅铭文不同而已。
▲ 西周早期(公元前11至10世纪) 高古青铜酒具(尊) 高25厘米
本次展览中,不少艺术品饰以动物纹或以动物为主题的,例如龙、熊、鸟类和其他兽类,其艺术表现形式或高度风格化,或呈写实主义。例如,一件商代或西周早期的青铜卣上,可见高度抽象化的面具纹和兽纹。据记载,此件青铜卣曾是著名考古学家、金石学家罗振玉的囊中之物,首次被照片记录和发表的日期在1917年,几乎是一个世纪以前。
▲ 商代或西周早期 带盖青铜卣 高27.4厘米
还有啥?看看下面的大图就知道了。
▲ 西汉时期 铜鎏金龙首 长24.5厘米
此物应当是马车车辕的顶端装饰,前不久曾在大英博物馆被展出。
▲ 唐代 玉雕人像 高5.9厘米
这件玉雕曾在1975年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各代玉石展”中展出,而这一展览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展览。
▲ 新石器时代晚期或商代 高古雕纹玉璧 直径33厘米
这件展品被埃斯卡纳齐形容为“神秘”。此类型玉器的确切功能一直以来被学术界广泛讨论,但目前尚无定论,并且形制相似的玉璧很少能达到这么大。
▲ 汉 鎏金嵌石铜熊 高10.6厘米
这件宝贝镶嵌了绿松石和玛瑙,应该曾用于支撑青铜器或家具的一角。
穿越千年回来,这里还有“迷人眼”的当代水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曾小俊绘就的水墨世界,为我们诠释他眼中传统文人画笔墨中的兴致。
这里展出了10幅曾小俊的画作。其中七幅为其全新创作尝试——盆景系列。这个系列的灵感来源于埃斯卡纳齐的儿子Daniel——对曾小俊“养心”生活方式中的文人意趣的发掘。
▲ 盆景系列作品
Daniel认为,盆栽作为一种多变的收藏物件,或遒劲,或蜿蜒,丰富的造型却蕴含了许多生活哲学,无疑是非常棒的水墨创作题材。
▲ 盆景系列作品
“远古奇珍”与“当代水墨”两个展览年代跨度很大,“但理念却不矛盾,甚至可以说他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埃斯卡纳齐对这个“串烧”给出这样的解释。事实上,近年来的伦敦亚洲艺术周不仅仅是文物艺术品的一次大盛会,也是古今文化的一种交融。
这一“千年文物”与“当代水墨”的对话展将于11月25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