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李可染是怎么画速写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14
 我曾有幸拜观过李可染先生家中所存近千幅素描、速写及有关资料,还有一些形象笔记和学习笔记,其数量及精湛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1991年,我发表过一篇《从自然到艺术的跋涉——李可染素描、速写论评》, 述及李可染先生五六十年代的素描、速写,以及七八十年代的速写和研究性资料。

 

从1954年起,李可染多次外出长途写生,画有大量速写:1954年的江南之行,多直接以水墨对景写生;1957年,溯长江,过三峡,登峨嵋,除以水墨进行对景创作之外,积有大量速写稿;1961年为拍摄纪录片《画中山水》赴南方写生,存有当时所用十六开速写本;1962年,带学生赴桂林写生,因病未画水墨,多以素描、速写表现之;文革后期,于北京香山等处,1977年登井冈山、庐山,1979年游黄山、九华山,都有速写作品。所存作品,除几个三十二开上下的速写本之外,大量的作品是用十六开纸或十六开的图画本。

 

那些素描、速写从选材和手法上来讲,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山水即风景写生,大多用HB铅笔或稍软些的铅笔,偶尔用钢笔(即自来水笔)。基本上用线描,大多画得非常细谨,用笔也慢,或者类如积点成线的笔法,也有的类如西画的素描而用明暗光影来统一,但大多不受西洋素描的限制,而有自己的面貌。他一般不讲究行笔是否率意,而重在研究山的结构、树木的层次。

 

(二)专题速写,如山、树、舟、水、屋等,又如人物、牛马等。其中,山的局部,重在山骨和山石的结构规律;树木,以松树居多,除数株松的组合而外,多单株松,单株松极重视枝干的前后穿插,柳树则着重画柳丝的节奏,蕉林则着意于蕉叶的抑扬正反及其组织;舟所画极多,一纸多达数十只小船,多用细劲的铅笔线条极肯定、极爽快地画出,重在船的结构和不同角度的形态,除去他画中常见的小木船外,亦有轮船、拖船和竹排;云或用线条钩出,或用橡皮擦出,水多为瀑布的特写;屋是他极爱描绘的对象,许多画以房屋为主,他不厌其烦地勾画出一层层、一排排的瓦房,记录下江南水乡房舍的组合规律,有时连瓦片也一笔笔画出;人物基本是动态速写,有各色各样的人物,或劳动,或游览,虽不盈寸却生动自然;动物以牛为多,整身者重在动作,局部者重在结构。

 

李可染《生产》画稿,李可染画院供图

李可染《生产》画稿,李可染画院供图

李可染《生产》画稿,李可染画院供图
 

李可染《生产》画稿,李可染画院供图

 

(三)专题研究,除前述专题速写亦可称为专题性的研究之外,另有一本《山的研究》,作于“文革”后期,有的作于1976年闹地震的年月。据分析,临摹照片者居多。这类作品均用铅笔作西法素描,如《山光的研究》《强光山》《黄山石法》等,用线条,用明暗极尽精微地刻划出山石的结构,表现出山峰在逆光下、侧逆光下丰富的层次和烟云缭绕的气氛。

 

(四)草图和创作资料,李可染作大幅山水前,必精心构想,有时绘有创作草图,经营主要形象的位置,并预设计出层次。草图成则画上方格以备放大。毛泽东词意画,除草图外,还有各种资料,如为画《念奴娇·昆仑词意》搜集各种雪山照片画为素描,为画《西江月·井冈山词意》画有人物动态和旗帜等资料,为了表现现代生活气息搜集有各种汽车和拖拉机的资料。李可染的素描、速写是十分丰富的世界,它是李家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身亦是很有特色的艺术品。这些素描、速写、草图、资料,体现着李可染吸收西画素描之长,又敢于突破西画素描的创造性,其中所蕴含的苦功和美学追求更是一笔宝贵的情神财富。

 

现在,看到这批新面世的画稿特别兴奋,从中得到以下几个启发:

 

第一,艺术与时代的关系。在政治运动频繁的时代里,艺术家充满热情地投入社会生活,投入到被分配的各种政治任务当中,去学习、锻炼、考察、体验、创作,这是时代的艺术现象,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时代对艺术家的要求,以及艺术家为适应时代所作出的努力。当然,有些符合规律,有些不符合规律,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历史地看待问题。

 

近来,有人在香港发表文章批判李可染、傅抱石等艺术家,因为1960年左右国家经济困难的时候,农村死了那么多人,李可染、傅抱石等却在画《江山如此多骄》,文章骂他们没有良心。实际上,这是在借艺术说政治的事。那些是李可染和傅抱石他们这些画家能管得了的事吗?我们没有经历那个年代,很多情况不了解。我亲身经历的是1963的社教,那时候不能给地主画画,只能批斗地主的时候侧面画,要不然社教干部就会犯错误,当时李可染先生也会遇到各种情况。那个年代,艺术家面对政治是非常慎重的。所以,我们需要客观认识历史问题,认识那个时代艺术家和政治运动之间的关系,不要把政治问题强加在艺术家身上。

 

第二个启发,李可染怎么画的问题。李可染的艺术态度非常认真,肯下苦功,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经过磨难才会登上艺术高峰。李可染先生曾在中国美术馆给我讲,齐白石的画看起来是一挥而就,但其实他画得非常慢,求稳、求准。李可染先生画速写也是如此。一直到文革期间,他还在孜孜不倦地画槐树练基本功。老人家练基本功练了一辈子,并喜欢做专题研究,比如对光、石头、山水结构进行研究,这些对创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个启发,这批画稿体现了对艺术规律的探索,如何用最少的笔墨体现最多的规律,做到“致广大,尽精微”。这些规律包括快与慢、疏与密、动与静等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涉及到白描与素描之间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可染先生已经解决了白描与素描的关系问题,他并没有按照素描派的主张,而是采用折中的解决方式,并且白描和线描是第一位的。
 

李可染《人物》画稿,26×20cm,李可染画院供图

李可染《人物》画稿,26×20cm,李可染画院供图

珍稀奇打造企业家收藏交流学习的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收藏网

0

注: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

 
关键词: 李可染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