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双博馆有一间国宝馆,在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陈列了一件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虽然被透明的玻璃外罩保护着,梅瓶在灯光照射下还是闪烁着华丽的光芒。那瓶身通透的蓝色传递给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特质,似乎在告诉参观者,它的背后隐藏着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无价之宝当年只卖了18元。一件元代的瓷器精品,在民间辗转了六百年能够保存得这么完整真的算是一个奇迹。
埋没民间:开价16元,18元成交
梅瓶曾经的主人是扬州轻工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朱立恒先生,这件国宝本是他家祖传之物。1976年地震震情紧张,因担心梅瓶在地震中遭到破坏,朱立恒瞒着妈妈和哥哥来到文物商店,当时收购人粗略验瓶后开价16元,最后以18元成交。
这个梅瓶传到他这一辈应当已是第六代,传说他的祖上几代都曾在朝廷做官,从宫中得到梅瓶后一直视其为家传之宝,每年只在年三十晚上才将梅瓶的画像挂在屋内瞻仰,事后又匆匆收封。他清楚记得,1945年他家住江都时,曾有人以18石米作为交换向他母亲收购梅瓶,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还是被他的母亲拒绝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母亲为保护梅瓶不被抢夺破坏,还用黑墨汁把瓶上的白龙纹遮蔽起来,用棉布包裹着藏于床下。
冷落:被误定为清代瓷器
由于对元代瓷器缺乏研究,所以误定此瓶为清代瓷器,于是长期置于店内并未给予重视。一次,上海市外贸公司的沈胜利先生来扬,见到蓝釉白龙纹梅瓶,沈先生对梅瓶的时代提出了异议。由此,受到冷遇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开始引起扬州文物商店及中国古陶瓷学术界的关注。
1978年在北京举行的“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时,扬州的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首次亮相,引发了国内众多博物馆的极大关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馆纷纷向扬州文物商店表示了想收藏此瓶的愿望。扬州博物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捷足先登,以3000元价格购得了这只宝瓶。
辉煌:从3000元飙升至3.4亿、40亿元
扬州博物馆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南京博物院王志敏先生两位古陶瓷专家鉴定,一致确定此瓶为江西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器精品。最终,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
香港一位收藏家欲以3.4亿人民币收购,巴黎出了4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日本出了3亿美元的价格,但都未能如愿。
追问:为什么这么珍贵?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之美,在于其生活美、艺术美和技术美。
艺术美: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典型的元代梅瓶样式。从造型上看,它将丰肩修腹的弧线斜收至胫部时,又以弧线外撇至底边。这样的梅瓶肩部显得更加丰满,而且整体感觉修长美丽,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梅瓶最大腹径与高度的比值近似于黄金比,工匠们在长年累月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发现并创造着美,这种比例并不是他们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一种“技进乎道”的境界,单单欣赏如此比例的器型便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梅瓶瓶身之上描绘有神龙出水、驭云而行的壮美景象,线条流畅,色泽艳丽,诗意盎然,带给人们以优雅明净的审美享受。器身通体施钴蓝釉,釉面可见橘皮纹,釉色纯净明亮,晶莹通透,釉质肥厚莹润,匀净幽雅,闪耀着如蓝宝石般的色泽,光可鉴人,精美异常。腹部刻划一条白色蛟龙飞舞其上,四肢奋力舞动追赶一颗游动的火焰宝珠,俗称赶珠龙纹。这件梅瓶上所刻划的龙纹,具有元代龙纹的典型特征,龙首小并微微上仰,张口吐舌,露出利齿。鼻似如意头,下颚飘扬一缕长髯,双角微微后翘。蓝釉点饰的龙眼,怒目穹张,炯炯有神,在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颈曲折细长,一绺长鬃翻飞舞动。
生活美:梅瓶出现于宋代,初名经瓶,后在民国时期,许之衡所撰《饮流斋说瓷》中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此后约定俗成,便将这种小口、丰肩的瓷瓶称为梅瓶。随着人们审美意趣的变化,明清时期逐渐把梅瓶作为一种陈设瓷,有时也作花瓶用。至今,景德镇烧制的各式梅瓶,作为大众家居陈设品,仍不失为装点美化生活、平添生活情趣的常用艺术品。
技术美:霁蓝器是元代出现的新品种。霁蓝釉是一种添加了钴土矿料的高温石灰碱釉,生坯施釉,在1280℃-1300℃的温度下一次烧成。据文献记载,当时霁蓝器的废品率较高。烧制这种产品的时候,窑炉中必须是还原气氛,且窑温要控制得当。温度低了,釉色发黑,温度稍高就会出现流釉现象。烧制如此完美的大件梅瓶,需将瓷坯置于最好的窑位,烧造优质的产品不仅需要成熟的技术,也需要很好的运气。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代表了元代景德镇同类器物烧造的最高水准,令人惊叹。
元 霁蓝釉天球瓶 珍稀奇文博馆藏
历代梅瓶赏析:
唐 长沙窑梅瓶
宋 磁州窑绿釉刻花梅瓶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明 哥釉青花梅瓶
清 蓝釉梅瓶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苍龙教子纹梅瓶
明弘治 黄釉暗刻瑞果纹带盖梅瓶
清道光 胭脂红釉梅瓶
宋 孔雀蓝釉褐花梅瓶
元 青花花卉如意垂肩缠枝牡丹纹大梅瓶连盖
清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梅瓶
在历史上,梅瓶各大窑系都有,因其造型的修长优美,被认为是天下第一器型,因此一直被沿用至今。无论从造型还是到装饰,其无不表现出古代工匠的才能和智慧,还有他们那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
到了近代,没有了讲筵制度,瓶子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文人喜欢用它插花,由于它的口很小,文人认为这和瘦骨嶙峋的梅枝是相匹配的,插一枝梅花显得特别雅致,要是插一朵牡丹就不美,所以相较于经瓶,梅瓶的称谓更加流行起来。
梅瓶从古到今,在历代艺术家们的手中不断发扬、传承,从最初的盛酒器具,到现代的精美艺术品;从通俗到典雅。这是一个瓶子的故事,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