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旅游时都会被导游带到景点购买宝石,这种情况在东南亚旅游时尤为普遍。但是买的不如卖的精,不少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认识误区和专业能力的欠缺,变着花样来以次充好,甚至采用高级手段来以假乱真。为了让这些赝品伪货看上去更真实可信,不法之徒甚至以祖传、挖墓等各种故事诱导消费者上当。为此,企业家收藏网再次提醒市民,旅游购物慎买珠宝,尤其是境外商品不受中国法律法规的限制,打“假”都打不到。
陷阱一 B、C货冒充A货
有人就曾经在一次展销会上购买到“翡翠A货”,不料,后经专业机构检测却是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紫罗兰翡翠,而所附证书也是假证书。
专家介绍,翡翠仿品需要通过红外光谱仪、显微放大检测等专业手段才能准确鉴定,仅凭肉眼很难看得出来。B、C货翡翠冒充A货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花5000~6000元高价,买回了豆种手镯,实际上类似产品两三千元就可以拿下。
专家表示,只要不冒充A货(天然翡翠),B(优化处理加工)、C(合成品)货翡翠同样可以合法合规交易。中国广东是最大的翡翠加工基地,成品、半成品的产出数量最多,价格也更加低廉,整体价位要比毗邻缅甸原产地的省份更低。
按广东省的较低价格看市,糯米种、带绿色翡翠吊坠的价格必然在5000元以上;手镯价格必然在3万元以上;芙蓉种带色翡翠的价格必在20万元之上。如果售价非常低,就可能是B、C货,原产地也不例外。色彩鲜艳、颜色均匀的翡翠首饰如价格偏低,基本可以断定不是天然品。
陷阱二 铍扩散处理的蓝宝石
有些国家是蓝宝石的重要产地之一,很多游客“血拼”回了高档蓝宝石首饰,自称价格只有国内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但经珠宝检测部门仪器检查,均是经过了铍扩散高温处理过的宝石,改变了宝石的天然特性而使之丧失了收藏价值。类似低端货色的成本不过十几美元一克拉,经处理后卖价至少涨了20倍。
专家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但凡顾客声称是从东南亚、南亚地区买回的蓝宝石、红宝石标的,超过50%的产品最后检测的结果都是优化处理过的产品,可见当地人工合成宝石生产已经成了规模产业。
红宝石基本都有裂纹,其所谓“十红九裂”;而蓝宝石的颜色均是深蓝色、蓝黑色,并非海蓝宝石的天蓝色、淡蓝色;用放大镜观察,两类宝石内部都有流动的色带。
陷阱三 合成宝石以假乱真
检测中心多宗检测发现,游客购买的珠宝首饰天然的极少,比较常见的是合成祖母绿仿天然祖母绿、合成立方氧化锆仿钻石、合成红蓝宝石仿天然红蓝宝石及处理红蓝宝石仿天然红蓝宝石的情况。而不少游客也曾反映,在东南亚某地买到了合成祖母绿、玻璃“祖母绿”,宝石说明书上确实用比正常字体小非常多的字体标注了“合成”。专家表示,字体大小不一致在中国的商标注册法里属于违规行为,但境外商家不受中国法律法规约束。
专家表示,一般在新加坡旅游购物合成祖母绿仿天然祖母绿的情况比较常见,在泰国合成红蓝宝石仿天然红蓝宝石及处理红蓝宝石仿天然红蓝宝石的情况比较常见。他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一定要看清或者问清宝石是天然还是合成的,并且索要证书和票据,一旦出现纠纷便于维权。
天然祖母绿多数呈现暗绿颜色,其中包含杂质,普通商场中的祖母绿首饰少有超过3克拉以上的产品。颜色鲜绿、裂纹少、超过1克拉重量的祖母绿,如果不是“天价”基本可断定是合成货。
陷阱四 谨防商家的营销噱头
俗话说,有诱惑就会有商机,有诱惑同样就会有陷阱!这其中,艺术品商家设置的营销噱头,就是诸多收藏陷阱中不容忽视的一个。
近日,有市民从某珠宝市场花费12万元购买了“和田玉”,然而,经鉴定价值仅为2万余元。鉴定部门表示,卖家宣称的“非和田玉,十倍赔偿”的承诺本身就隐藏了巨大的消费陷阱,这款和田玉挂件系和田玉无疑,却远非卖家宣称的价值12万元质地的产品。不难看出,商家看似“信心满满”的保真承诺,无疑就是一个“骗意十足”的商业噱头,很容易让消费者放松甚至放弃警惕。
在收藏圈子里这样制造噱头的商业手法不胜枚举,“溢价回购”也可以算是其中颇为“经典”的一例。曾经在纪念品收藏圈火爆一时的“溢价回购”,就屡屡被验证出是不折不扣的欺诈噱头。有不少人曾收到过邮品推销的电话。有的推销员声称:买一套邮票,保证一年后收益率能达到10%,有的甚至达到30%。事实上,这种噱头对于市场资深人士很难奏效,但对于初入行者或老年人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溢价回购”作为一种商业促销手段,本身并没有违法。然而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最后公司人去楼空无法兑现的可能性很大;而即使能给出回报的,至于那些动辄10%以上的高回报率,实际上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以一家收藏品公司推出的绘画邮票为例,这套邮票标价3800元,宣传的噱头是珍品邮票却按“面值”销售,让许多人觉得占到了便宜。然而此面值非彼面值,这组邮票中面值最高的是早年发行的敦煌邮票,面值800元,问题是,那个时候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元,换算下来,这张邮票的面值只有8分钱,现在的市场价不过是50元。
当然,在收藏圈中类似的噱头还有很多,如“顶级画家绝笔力作”“秘制国礼用瓷”“豹子号纸币”“绝版邮票”等等,惊爆的字眼对应的却是普通的价格,诱惑自然不小。面对市场上种种迷惑性很强的噱头,其实只要冷静下来在心中多问一句,在收藏深入人心的当下市场环境里,这可能吗?
陷阱五 以赠送为名吸引顾客,下套碰瓷
云南瑞丽大妈摔破玉镯的事情历历在目,但有些商家就借此搞事情,相比上面说到的几种陷阱,这个才是最令人防不胜防的,也是最可恶的。近日在西安市北大街,有一家门面房店铺不大,里面卖箱包还有卖各种玉器,平日这里门可罗雀,老板安坐其中并不着急,听说这两天还在给来往顾客免费送手表。
西安市民王先生前两天下午就遇到了这等美事,便欣然进店领取赠品,可没想到就在店中转一圈的功夫就惹了个麻烦。王先生:“转过身,那个玉镯就碎了,店主说让我赔这个玉镯,要求让我赔这个玉镯,上面标价是1300元。”王先生再三保证,他绝对不曾接触店内的任何商品,就连柜台都没碰到,更别提会打碎玉镯,可店家不依不饶,甚至还呼朋唤友围住了王先生。
王先生:“总共三个人,上前围过来,说要么现金,要么微信支付。”就这样,王先生昨天好说歹说,掏了500元之后才得以脱身。其实店家并没有在搞什么送礼的活动,店内的言辞也只和销售箱包有关。店门口摆放的玉镯却有猫腻。在一个盛放玉镯的纸盒子底部竟然系着一根透明的鱼线,贴着桌子背面,不知最终通往何处,但能想象,在有人经过时,老板只需在另外一端轻轻一拉,不管顾客有没有碰着,玉器都会应声而落。随后王先生也走进店铺,店主一看自家机关已然漏了馅儿。当即表示,退钱走人。500块钱店主如数奉还,随后还唠叨两句,他们一般只针对外地游客下套,这回坑了本地人,实在是看走了眼。
好不容易盼来的旅游黄金周,看完这些瞬间觉得心好累有没有?以上说的还只是冰山一角,骗子的骗术层出不穷,简而言之,出门在外,万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