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对,你觉得不对,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谈谈逻辑,这才是古董的乐趣所在。但是仅仅是谈谈而已,各自可以保留观点,不必犟嘴,更不必打起来。也正是因为态度不同,才会有“捡漏”,才会有“交学费”。
你眼力不好,北宋的官窑当超市的杯子给卖了,人家就是捡了漏。人家眼力好,玩的是知识储备,捡漏理所当然。你要是眼力足够好,你也可以捡漏。古董行业有史以来都是买定离手,绝对没有包退包换的政策。你买贵了,你找我来退货,那你买便宜了,你会回来加钱吗?
古董行业的专家规则只有一条:谁掏钱谁就是专家。
在文物部门工作的,也不一定都是研究员。即使有一位真正的研究员,他只是在某个领域比较擅长而已,关键他还从来没有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以假乱真的技术到了何种程度。
兵法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真真假假的东西,都要见识过一点,那才有机会成为专家。否则,真的连机会都没有。
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体制内的许多头衔是水分是很大的。如果说教育局长可能是畜牧局长调过来的,那么文物局的诸位同仁呢,根本就不敢想象,或者说,你们只能想象。
当然,玩物本身是一种乐趣,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执著于新老或者材质。如果一件东西可以仿造到以假乱真,或者说已经达到了艺术品的标准,那也是值得赏玩的。好的仿造品一定是高手的作品,只有与高手过招,摸着石头过河,才能越走越稳。
另外,古董行业历来就有仿前朝的传统,明清仿唐宋,民国仿明清,许多东西还是非常有趣的。有些人非常执著于新老,觉得新东西一分不值,只有老东西才可以搬得上桌面。这是个不正确态度。如果本朝的作品都没有意义,那么乾隆时期就不必做东西,大家只玩宋朝,我们现在大概就没有乾隆可以玩了。
关于专家,木心先生有一句话可以说明:桃树不说我是创作桃子的,也没参加桃子协会。真正的高手在民间,在万千大众之中,很多高手从来不说话。从玩物到读物,我们真正的乐趣并不是追求一个结果,而是寻找一个高手过招。武林高手说:得过得了我这把剑才行。古董商人说:得过得了我这双眼睛才行。高手的乐趣在于切磋,而不是杀人。
一件古玩艺术品要卖给懂行的人,因为卖给懂行的人多个朋友,卖给不懂行的人,不懂,听到一点质疑就会怀疑你骗他。
同样一件古玩艺术品,真心欣赏“它”的人,不为利益,就是欣赏,喜欢,甚至爱,痴迷,很单纯,很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