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耕--环境陶艺作品将现代陶艺作品设计相结合
日期:2016-10-27 09:13
 朱乐耕简介

朱乐耕, 198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调入中国艺术院研究院工作,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待遇。并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展,先后有40余件作品获奖。2012年获文化部“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2013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艺文奖”,曾在中国、新加坡、香港、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举办个人陶艺展。其主要贡献在于将当代陶艺与环境建筑相结合,并以气势磅大而著称,其多件作品被安置在韩国的首尔,济州岛,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些著名的建筑物中,成为多座城市的重要公共艺术及人文景观,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陶艺家。并因此,多次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等许多国家的重要大学讲学。系列作品被国内外许多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朱乐耕工作照
朱乐耕工作照

2016年10月21日下午,著名陶艺家朱乐耕应北欧国际艺术节邀请,来到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与陶瓷艺术从业者、爱好者分享他近十几年来为国内、外多个建筑空间设计环境陶艺作品的心得。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探索环境陶艺

 朱乐耕的环境陶艺将现代陶艺设计放到建筑空间中,与建筑的理念、规划、功能相融合,形成他独有的艺术风格且更彰显建筑的艺术气息。韩国麦粒音乐厅,韩国圣心医院,韩国济州岛肯辛顿酒店,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天津瑞吉酒店,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九江和中人民广场等一系列作品都是他躬耕于环境陶艺领域不断探索求新的过程。他希望他的作品能与建筑融为一体,共同呼吸,在建筑艺术中找到环境陶艺的位置。他说:“过去,景德镇的陶瓷已经走到了巅峰,我们也许可以另辟蹊径,在另一条道路上创造新时代的乐章。”

《时间与空间的畅想》——韩国麦粒音乐厅

《时间与空间的畅想》——韩国麦粒音乐厅

《时间与空间的畅想》——韩国麦粒音乐厅

《时间与空间的畅想》——韩国麦粒音乐厅

《生命之绽放》——韩国济州岛肯辛顿酒店

《生命之绽放》——韩国济州岛肯辛顿酒店

《天水之镜像》——韩国济州岛肯辛顿酒店

《天水之镜像》——韩国济州岛肯辛顿酒店


打开思维与眼界

        在与观众的交流中,朱乐耕谈到,眼界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陶艺一词做为舶来品,在中国已不仅仅是自古以来的陶瓷用器、礼器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泥土有了重新认识,并试图寻找材料表现的多种可能性,逐渐开始出现作为具有纯粹观念性艺术品的分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至关重要。 

《惠风和畅》——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惠风和畅》——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人是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传播者。朱乐耕强调,当代陶艺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应该放眼世界,尽可能地包容不同文化,吸纳多样化的文化精髓。包容与吸纳也是华夏文明未曾断绝的秘密之一。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个人,应该有包容和吸纳的心胸。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值得全人类共同学习与继承。

《中国牛》——喜玛拉雅酒店

《中国牛》——喜玛拉雅酒店

为了探索更宽广的眼界,朱乐耕认为有“四读”

第一是读书,他常看史论类书籍,范围涉及陶瓷史、文化史、全球通史,了解自己的过去也了解其他文明的过去,发现人类的共性与异性,理解人类的共性与异性,在作品中表现人类的共性与异性。

第二是读社会。看书是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这并不能代替直接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联系,毕竟社会也是一本很厚的书。他非常关注国际社会中的艺术发展,每年都去欧洲“转转”,并带学生参加美国陶艺教育年会。朱乐耕说:“我们要把自己放在很好的学习氛围里,不断督促自己进步,见识新事物。” 

第三是读自己。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回归自我的过程,不断对自己诘问,不断确立自己的存在形式。“今天的艺术家就应该做当代的艺术家,做我们的感受,做我们自己。”

第四是读大自然。人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共呼吸。读大自然能启发我们的艺术创作灵感。

朱乐耕认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但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看传统,传统仅仅是资源的一个方面,这个世界还有更多、更广阔的领域等待我们去了解。

《流金岁月》——天津瑞吉酒店

《流金岁月》——天津瑞吉酒店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粤ICP备14011094号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