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家的触角已经伸到了立体主义、印象派和波普艺术
日期:2014-07-01 10:22
     距离万达集团买下毕加索《两个小孩》半年后,一位中国买家5月8日以27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的价格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从佳士得春拍上买走了莫奈的《睡莲》。
 
  请不要激动。
 
  首先,莫奈的《睡莲》系列一共包括251幅作品,其中102幅在各个博物馆里,最近十年里有12幅作品在市场上流通,6月23日伦敦苏富比还拍出了一幅。
 
  其次,在长期观察市场的人看来,中国藏家这一番出手是必然的,是被期待已久的。此前负责为万达集团购买毕加索的郭庆祥就说过,他们并非冤大头,在发现西方经济低迷后这些老大师的作品价格趋近于合理时才决定加入竞买,做了详尽的分析,制定了能接受的最高价格,但很显然他们的心理价位远远高于另外10个竞价者。而五月佳士得的这件《睡莲》即使拍出了2700万美元,落槌价也低于预期,此画的估值是2500万到3500万美元——这个中国藏家也是深谙市场行情的。
 
  听完这席话有人可能会失望,原先不少人将中国买家逐渐攀升的热度与上个世纪后期的日本人相比,认为会掀起印象派狂潮,但这根本不是一回事,日本人的狂潮里有太多非理性因素。19世纪以巴黎为中心,欧洲掀起了Japonisme(日本趣味)热潮,不管是1878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日本馆夺人眼球,还是浮世绘作品的出版引起关注,其深刻的影响最后都落在了那一代画家的作品中。从马奈的《吹笛者》到梵高的《星空》、《唐基老爹》,浮世绘关注平民生活、装饰性强、色彩鲜明且界限分明、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透视法等特征皆被与印象派有关系的艺术家或多或少的吸收,所以日本人在经济腾飞之后疯狂地购买这一系列的作品,将梵高的《向日葵》、《加舍医生肖像》、高更名作《献给爱丽丝》以及雷诺阿等人的作品都收下,自有其历史文化渊源的鼓动,他们非理性到什么程度?买下《加舍医生肖像》的日本纸业大王斋藤良平得手后马上立遗嘱要这幅画陪葬。
 
  中国藏家的西方趣味是冷静的,但它是真实的吗?暂时还不好说。今年莫奈一个小型的展览在上海的一家商场里举行,观展环境不能和博物馆相比,仅仅40多幅画票价高达100元,还是摩肩接踵满屋子人味儿地挤着去看,这个名字就好比是流行乐坛的贾斯汀·比伯,走到哪里开演唱会都有好票房,这也为藏家们买下它增添了信心——如果要进入相对陌生的领域,那最好先找到最有群众基础的那一个。虽然在纯粹的收藏里,这是匪夷所思的观点,但对于不纯粹收藏来说,这是个正确且必须的想法。
 
  进入西方主流的收藏板块,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一是为了宣示,之前一些国外的画廊是看护照卖作品,大陆藏家有钱也不卖,好东西看都不让你看,中国市场虽然大,但甚少涉及到西方主流脉络中,这种扬眉吐气式的宣示一定有人愿意去做;二是因为国内的好东西的确太贵了,有时候拿着几千万都买不到心头好,不如去海外换换口味,郭庆祥替万达买下的另一幅毕加索才1700万(当然毕加索也是同时代艺术家里作品存世量最大的)。
 
  到目前为止,中国藏家的触角已经伸到了立体主义、印象派和波普艺术,作品集中在了毕加索、莫奈和安迪·沃霍尔等几个名字上,这大概是一个漫长的初级阶段——那些在艺术史上同时期、同流派中与他们同等重要或者更为重要的风向标人物,比如乔治?布拉克,比如马奈,比如塞尚,也许很难进入藏家们的列表——有趣的是,除了极少数信任买手的低调藏家已悄悄购买塞尚之外,大部分高调的、尤其要以收藏来增添其曝光率和关注度的大藏家,大约还是会集中在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名字上大展拳脚。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粤ICP备14011094号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