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以其特殊身份登上了中国经济的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而它被称作“第二货币”、“命根子”。直到1993年,国家粮油价格放开,走过38年历程的粮票,终于“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
“民以食为天”,在实行粮票制度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粮票几乎寸步难行。粮票成为城镇居民填饱肚子的一份特殊通行证,无数中国百姓的生活从此改变。其存在的这38年,留给人们的记忆别有一番滋味。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目前已不复存在了,因此具有收藏价值。价值的大小一般决定于品相的高低和存世量的多少。
粮票的票面题材广泛,部分票种印刷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等特色。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使这种不可复制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随着经济的发展,退出流通市场的粮票逐渐流向收藏界。而一些存量小、票面精美,有特殊意义的粮票的价值也水涨船高。
对于普通粮票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还是应参考自己的财力量力而行,没必要过于追求孤品和珍品。收藏过程也应循序渐进,先收集那些比较容易收藏、大多藏友都有的粮票,然后随着自己对粮票收藏认识的不断加深,再考虑转向珍品和孤品。很多藏家只关注品相比较好的粮票,对有破损的粮票不屑一顾,其实是一种偏见,很多粮票都是在市场上流通多次反复传递的,藏家更应看重其稀有程度和真正价值,而不单单是品相。
作为已经被国家停止使用、退出了历史舞台的旧票证,粮票不像邮票等藏品那样本身有着实际的面值和使用价值,现在粮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本身所含有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欣赏价值之上。